普陀山佛教協會,始立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時稱“僧教育會”。民國二年(1913),改為普陀山佛教會,會長開如。后名稱屢經更換。民國三十五年(1946),中國佛教會決議設立全國名山區佛教會。三十七年六月,成立中國佛教會普陀山直屬支會,理事長善余法師。解放前夕,僧眾四散,會務中輟。解放初,請塵空法師主持山務。1962年3月,成立普陀山佛教協會,下設生產委員會,實行農禪結合,自力更生。
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僧尼陸續回山。1980年3月,恢復佛教協會,妙善老和尚當選會長,創“三統一”模式、“三不準”原則,統籌管理全山寺務,設頤養堂、佛學院與研究院,建造南海觀音,開辦普濟醫院,修復寺院34所,籌建寶陀講寺、萬佛寶塔等,復興普陀名山。
2010年4月,佛教協會召開第五屆代表大會,道慈大和尚當選會長,著力于道風道行、寺庵修建、文化興教。截至2020年3月,佛協共收歸六十五所寺院庵堂,已修復開放包含(包括新建)四大寺在內共四十四所,常住僧尼一千一百余人。
現今,普陀山佛教協會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和普陀山—朱家尖管委會的關心支持下,在以道慈大和尚為會長的佛教協會領導班子的正確帶領下,認真貫徹黨的宗教政策,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團結帶領四眾弟子,按照“一個法人、二級管理、統分結合”的組織管理體制,堅持集體領導、民主決策、規范管理原則,對全山寺院(單位)實行“三統一”管理,以“中國化、法制化、規范化、精品化”理念和“三四五”發展目標,努力實現普陀山佛教跨越發展。
(ITU)國際電聯是聯合國整理的一個國際組織機構,是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聯合國機構;管理國際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是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的核...
來安縣政府 來安縣人民政府 來安縣電子政務辦公室
-
漢川市位于漢江下游,江漢平原腹地。地跨東經113°22′~113°57′,北緯30°22′~30°51′之間。東與武漢市東西湖區和漢陽毗鄰,西連天門,南鄰仙桃,...
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一個面向公眾的信息網站,專業為你提供最新廣州白云區新聞資訊、要聞動態、政務公開、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等。
屯昌黨政網的主要職責,協助縣人民政府領導同志處理日常工作及全縣經濟調節和社會管理的有關事務;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協助縣人民政府領導同志抓好政策指導、組織協...